幼年家贫,1921年卖身老玉梨班为童伶。
1930年受聘于中玉春香班,1937年起在老正顺香班当老丑师傅,兼演老生。
蔡锦坤须发已白,而精神矍铄。
即兴耍起折扇,指腕灵活,眉眼生动。
谁能想到,眼前这位耄耋老人藏着一身好功夫。
卖身戏班是旧社会穷苦人家孩子的一条艰难出路。
蔡锦坤走的正是这样一条路。
1930年,年仅9虚岁的蔡锦坤以290块大洋的身价卖入永正香班,开始了他的童伶生涯。
11岁那年他接了首本戏《吹箫引凤》,扮演里面一个老生。
严厉的教戏先生给了他一个不坏的评价“好教!”于是,被教戏老师看好的他很快被定为《回窑》的男主角薛仁贵的扮演者。
为了一个表情、一个动作不够准确,不够好看,蔡锦坤没少挨先生的板子。
学了4个多月,“薛仁贵”终于登台,果然好评如潮,而且一演就是六七年。
童伶的舞台生涯一般都不长,到了变声期,一倒嗓就成致命伤。
蔡锦坤就曾因失嗓回乡务农一年,可是,当地农民也无法维持生计,最后他又回到戏班,演起花脸。
您还没有登录,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。